17
2011
02

中美角力之反思

    中美兩國的敎育模式對未來的國力有什麼影響?美國的優點是國家富有,使用它的敎育模式有助於自我發掘天分,但沒有足夠的努力而能成大器者比 例恐怕不高。少數人通過創新即能替社會帶來巨大效益(如蓋茨、朱克伯格等人),而大多數沒有成功的,也因社會的總體科技水平及生產力高企而不用生活困苦。 中國的條件頗為不同,人民收入與美國不可相比,家庭中要動用大比例的資源敎育兒女……孩子以父母的期許作為努力學習的動力,他們的平均學業成績會不錯,但 創新及想像力可能及不上美國最優秀的孩子。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階段仍處於利用別國早已開發的科技,學懂別人的成果便可以,創新能力相對不是這麼重要,用功 讀書已符合目前的需求。

    【摘自〈從虎媽的戰歌談中美敎育模式〉,香港《信報》,二○一一年二月十四日 】

    “虎 媽媽”的“東方管敎理念”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,其實主要還是出於美國朝野上下一種對“中國崛起”的深切恐懼——二○○九PISA評核結果顯示,上海學生無 論在數學、科學還是閱讀方面,遠遠抛離第二名,反而排名僅三十的美國學生表現相當平庸。敎育關乎國家命脈,加上美國引以為傲的科技硏究領域,更是華人影蹤 處處,看在美國人眼裡,怎能不驚?曾有調查顯示,過半美國人認為中國的經濟未來將超越美國,也有不少美國人認為日後中國將是美國最強大的對手,甚至有觀點 認為日後中美必有一戰……五花八門的各種預測僅供參考,但說不定也是老美的“捧殺”招數之一,記得當年蘇聯首先繞月飛行,不也在美國掀起一片恐慌,認為美 國在科技實力過人的蘇聯面前危矣,現在結果又如何?

    但無可否認,日後中美雙方在多個層面必將展開或明或暗的各種角力,而未來的實 力,全賴今天的敎育。在當前變相“抄襲為王”的科技競賽中,中國佔據“後發先至”的戰略性優勢,但差距收窄後,中國也要倚重自我創新,現在的中國敎育模式 不合時宜,抄襲成風,學術腐敗,除了歸根柏楊先生所講的某種國民劣根性,制度和文化上的差異才最為關鍵。

    (PISA反思系列·六) 

    iamleer@gmail.com 

    李 爾

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